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

漫談營養品迷信

中國人是最講究「補」的民族,無論食補或藥補,都有著悠久歷史與繁多種類。不過老式的進補法從材料採買到燉煮過程,可謂費時費事。現代人一切講求快速便利,於是各種各樣包裝好的藥片、膠囊、粉末、口服液,打著營養補品的名號、頂著讓人不明究裡的科學名詞,紛紛湧現於商場貨架上,賣得熱火朝天。

這樣的現象引發兩個疑問:第一,你真的需要補嗎?即使要補,該補什麼、補多少呢?第二,市面上販賣的營養補品,真有他們所稱的功效嗎?

先來討論第一個問題。營養不良,才需要補。營養不良分為兩類,一是貧困人民因糧食匱乏造成的,另一類屬於吃的量雖足夠甚至過多,但由於食物本身營養成份不佳或偏食引起的。因貧困而營養不良者通常沒錢買補品,所以營養品市場針對的消費群乃是後一類。

咦,有錢吃又吃得多,要怎樣才會吃到營養不良的地步?人體是非常微妙的,需要的營養素並非愈多愈好,而是講究平衡;過多或過少都會損害健康。但人體也有自身的調節機制,不需要每天每種營養素都攝取到恰恰好,在一段時間內獲得所需的量即可。因此,長期偏食-尤其食肉過多、蔬菜水果少-是導致營養不良的一大因素。然而這種狀況的營養不良,只要改變偏食的習慣就好了,不必猛吃營養補品;更何況吃下去的補品是否確實補到不足之處,也沒人能保證。

並不貧窮,但攝取的食物營養成份不佳,普遍是經常外食及吃加工食品的後果。餐廳飯館除非特別高級者,都要求降低成本以獲取較多的利潤,而這個成本有不少出在食材上面-買便宜但品質差的食材,用一堆油鹽辣子製造濃重口味來遮掩。加工食品方面嘛,首先,凡食材加工程序愈多,維生素與其他微量營養素損失的比例愈大。此外,食品加工業「科學化」後,以廉價食料配合各式各樣人工添加物製造假美味的例子不勝枚舉,之前介紹過的「恐怖的食品添加物」一書中有詳盡說明,此處不再贅述。